当前中欧合作的政治基础稳固,双方无历史遗留问题和根本的利害冲突,都主张世界政治多极化,谋求和平发展。现阶段中欧同处发展和改革的欧亚体育时期,近年来彼此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人文交流被双方正式确定为继政治、经贸后的“第三支柱”。
张毅指出,2015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全力以赴保增长,注重提高经营绩效;二是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稳妥、欧亚体育、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三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驱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四是深入开展国际化经营;五是着力提高依法治企、依法监管的能力和水平;六是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七是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艰难曲折,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放缓。长期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经济也面临下行压力加大的局面,这使得当前中国的经济与改革决策都备受关注。 这两天,国务院总理李大大在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几番表态引发市场的热议,外界试图从里面读出中国政策走向,希望中国经济增长带动全球的复苏。昨天,李大大说:“中国经济每一回破茧成蝶,靠的都是创新。” 在李大大看来,创新不单是技术创新,更包括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中国30多年来改革开放本身就是规模宏大的创新行动,今后创新欧亚体育的巨大潜能仍然蕴藏在制度变革之中。换句话说,只有改革和创新才能让中国经济再度破茧成蝶。 对于这一点,企业也深有感触。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也在达沃斯论坛上表达了类似的意思,他认为中国现在处于一个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阶段,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要打造核心竞争力,这要求完成两大改革任务:一是市场化,一是去行政化。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国企的治理问题、效率问题、质量问题就更容易解决了。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也说,改革一定要遵循市场的规律,企业有它的企业制度,行政不要干预。尤其是在混合制改革中,还用行政的思维去干预企业,混合制未必会做得很好。作为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她在“两会”期间都会提出,希望企业的管理要用企业的模式,无论是国企、民企或者上市公司,都应该有一个规范的标准制度,这样就给企业带来了很好的竞争环境、很好的公平环境。 在这个问题上,政府与企业其实已经形成一定的共识。正如李大大所说,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未有穷期,政府带头自我革命,“开弓没有回头箭”。他承诺五年任期内推行的行政审批改革任务已经提前三年半兑现,这些简政放权的举措就是为了激励市场主体的活力。从“当头炮”、“先手棋”到“牛鼻子”,这些鲜活的词汇都在反复阐释着李大大的改革理念。 一方面,从政府的角度而言,主要是改革,需要从三张“清单”入手。首先就是拿出完整的“权力清单”,政府应该干什么,“法无授权不可为”,这样才能防止公权滥用,减少寻租现象,使政府真正履行为人民、为大众服务的职责。其次,就是给出“负面清单”,政府要让企业明了不该干什么、可以干什么,“法无禁止皆可为”,以形成公开透明、预期稳定的制度安排,促进企业创新活力充分迸发。再次,就是要理出“责任清单”,政府该怎么管市场,“法定职责必须为”,以建立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动力,鼓励创新创造。 另一方面,从企业的角度而言,主要是创新,需要从三个层面着手。首先就是方向,企业的研发和创新需要与国家对于经济和行业的结构调整紧密配合,在国家扶持的新产品、新业态上多下功夫,促进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这样才能达成多赢的格局。其次就是投入,中国是“世界工厂”,但中国制造的含金量大有不足,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超强实力,主要都是依靠大量投入牢牢把控科技话语权,这就要求中国企业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用创新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跃升。再次就是人才,企业需要高端的人才团队,它得加强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尤其是营造一个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力的环境,才能激活人们的创造力。 从这两方面入手,再树立社会创新创造的风气,让自主发展的精神在全体人民中蔚然成风。借这种改革创新的“东风”,我们可以期许: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波创业的新浪潮,潜藏在国人自然禀赋里的智慧就会充分发挥,进而让中国经济的“发动机”更新换代升级,“破茧成蝶”就从梦想照进现实。(田享华)与会专家学者表示,当前两岸关系的主流是欧亚体育和平发展,支持和平发展、谋求和平发展、维护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认知和努力方向。两岸关系发展的障碍主要来自“台独”势力的阻挠破坏,因此要坚持推进和平发展,必须有效遏制“台独”,这是两岸同胞的共同任务。
辽宁经济增速下降虽然受“三期叠加”等因素影响,但体制机制弊端和结构性矛盾是主要原因。体制问题最突出的欧亚体育就是大政府、小市场,这也是计划经济的后遗症之一。计划经济给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打下了深深烙印。因此,应把完善体制机制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