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大大严斥一些部委和地方文件运转流程繁冗、拖沓,亟需进一步简化流程,加快简政放权进程。“部长们参加的国务院常务会已经讨论通过的一些政策,现在却还‘卡’在那儿,难道让几个处长来‘把关’,这不在程序上完全颠倒了吗?”总理说。(中国政府网4月15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确定的政策,迟迟没有“落地”,原因竟然是文件起早完成后,相关部门却要按照流程等待“会签”,何其荒唐!正如总理所言,事实上,在各项政策出台之前,中央和各部门已经有详细测算与相关论证,甚至制定了非常具体的方案。眼看政策就要落地,惠及百姓,却在最后一公里处因为繁冗、拖沓的会签制度,让一些好政策难以落地。 简政放权之路原本就荆棘丛生,尤其是当前形势下,随着简政放权向纵深处发展,啃的都是“硬骨头”,再加上历史、制度乃至现实等这样那样的原因,每走一步,都需要很大的勇气,舍得“割自己的肉”。因此,一些好政策能从起草走到国务院常务会议再到政策确确实实拿出来,本来就已经用了很大力气,期间成本不可谓不高。政策最终能否惠之于民,着实需要各相关部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主动作为。 过去的一年,简政放权取得的成效瞩目可见。尽管如此,却依然存在因繁冗拖沓的会签制度而导致的政策落实慢等现象,这就说明,简政放权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如何继续深入,破解这一顽疾?总理给出了路子:一是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自我革命;二是要主动作为,狠抓政策落实。 简政放权首先要自我革命。这就意味着,在简政放权的路上,任何部门都不能囿于旧有的、已经不再适用的条条框框搞自我束缚。要敢于革自己的命,就要有破有立,一切为着政策的落实与北京赛车pk10单式的深入而自我适应和改变。 简政放权向纵深推进还要主动作为,狠抓政策落实。再好的制度,束之高阁,用流程来约束,以文件对文件,都会将政策制定时所作的努力付之流水,都会辜负政策所承载的拳拳民意。因此,各部门和地方政府一定要主动作为,提高积极性,想方设法破解一切困难和阻碍,真切地推动政策落到实处。让政策从制定到落实真正做到一气呵成。 简政放权是智慧和勇气的综合。狠抓改革落实无疑是其中的关键之举,而要做到此,就要强化法治意识、责任担当和督查问责,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及时把行之有效的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法规,各项改革都要明确在哪些方面有突破、有哪些硬措施,推进改革发展要分工实施、督办评估、奖励追责环环相扣。除此之外,还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让改革成效和简政放权在互动中向更深远处推进。(筱雅)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博士后申请者一般应为新近毕业的博士毕业生,年龄在35周岁以下,且规定不得招收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在职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 读博士后是从事研究工作,尤其是进行重大科研项目的攻关,更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而从政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的是勤勤恳恳、夙夜在公,也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一人若是身兼两职,不但不能兼顾,还有瓜田李下、利益输送的北京赛车pk10单式。因此,《意见》专门限制博士后官员身份,可以理解为对当下整顿官员学风问题的强化。 去年7月份,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中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也曾联合发文,规范领导干部参加社会化培训有关事项,严禁领导干部参加高收费的培训项目,严禁参加各类名为学习提高、实为交友联谊的培训项目,严禁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举办允许领导干部参加的高收费培训项目。 最近几年,一些领导干部学风问题出现严重错误倾向。在知识快速更新的信息社会,学习是每个人的必须,领导干部也不例外。增强个人素质能力,提升组织的先进性领导力,都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实现。但一些人在学习过程中,片面地把学习理解成拿证,把学问等同于学历,造成官学不分、官学交易,既败坏了官风,也污染了学风。 官场“学历热”的背后,是政绩观不正的表现。为官要靠实实在在的政绩,升迁要靠“德能勤绩廉”的素质。一张学历证书虽然可以证明知识水平,却不能证明一个人的做事能力与为政之德。在学历热中,个别领导干部不仅自身学风浮躁,在选贤任能的过程中,也将标准简化成“年纪轻、有学历”,却不问学历从何而来、如何来的。结果,一些人工作中不管工作只求学历,而那些埋头干事业的同志,成了吃亏的老实人。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过分追求学历,也会导致学风的败坏。领导干部工作任务繁重,正规的学习时间往往难以保证,一些学术问题难免无暇顾及,或蜻蜓点水,或请人代劳。另外,一些领导干部手中拥有资源分配的权力,自然而然会在科研经费申请、研究生招收、科研优秀成果评选、著作出版等方面拥有优先特权。如果在自己从事的领域有所偏向,就成为另一种形式的以权谋私。 因此,为官从学要力避“瓜田李下”之嫌,学习可以有目的,但这种目的不应是学历,而是自身潜移默化的认识提高、能力提升和道德自省。“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我们要明确认识到,学习是一种君子之行,不仅学君子的学问,还要学君子的节操。如此学习,才能以君子之学问指导中国之发展,以君子之节操促进社会道德风气之提升。(周龙)检察机关北京赛车pk10单式立案侦查原省部级以上干部职务犯罪41名
良法和善治缺一不可。地方治理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不仅要有法理上的正当性,还要有明确的法条依据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其中,草案第45条是向地方授权限制机动车通行的条款。不少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表示,该条款属于不当授权条款,应当予以删除。有的委员建议,即使保留修改此条款,也必须增加相应的限定条件,明确北京赛车pk10单式补偿措施。总之,立法不能随便给单双号限行常态化“开口子”。 立法是对利益的重新分配。具体到机动车限行条款,它要调整的是,车主充分开车和所有市民(包括车主)对空气清洁、交通畅通诉求之间的平衡。对于特殊情形下必要限度限行的正当性,人们能够理解。但必须强调的是“特殊情形”“必要限度”,因为它事关公权力的规范行使,也涉及公民权利的有效保护。 限行,必须在法治的轨道推进,不仅要有法理上的正当性,还要有明确的法条依据。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对于严格执法、建设法治政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其中包括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用这样的视角审视一些地方法律依据不足的常态化限行,能否经得起“法外设定权力”的拷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9条和现行大气污染防治法第20条,是各地阐释限行依据时被反复提及的两个法律条文。认真分析其内容,两个条款其实只是对有关部门特殊情形下临时限行的授权。而草案第45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需要和机动车排放污染状况,可以规定限制、禁止机动车通行的类型、排放控制区域和时间,并向社会公告”,条款授权宽泛,一旦获得通过,实行单双号甚至更严格的限行举措,便不再有法律障碍。这就难免让人产生一些忧虑:如果缺乏必要规制,有关权利如何得到切实保障? 固然,限行对于城市交通通畅、空气清洁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有限行的现实需要,法律授权也不可或缺,良法和善治,二者缺一不可。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在立法环节,需要不断提高开门立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水平。这就需要立法时更加注重拓宽群众有序参与的途径,广泛凝聚社会共识。与此同时,也要防止有些部门和地方利益被法律化,不能让公民权利被“合法”侵犯。就这次限行立法而言,应通过充分发扬民主,保证立法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对于什么情况下可以限行、限行到什么程度,做出尽可能明确的规定,压缩地方任意“发挥”的空间。 进而言之,一些地方未经授权、不依法行政,只是通过一纸红头文件就随意出台政策,既有上位法阙如的质疑,也存在不符合程序正义的问题。尽管可能有立竿见影的调控效果,但实用主义不能替代依法行政,好心不能替代程序正义,勺子不能比锅还大。因此,从源头上予以规范势在必行,按照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办事,这正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环保约谈压力须转化为工作动力
今年全国有望全部告别无电历史_政策法规解读_政策